本报记者 毕振山 曲欣悦 茹晓茜
“在鲁班工坊,我们每天不只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也会自己动手编程调试设备。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8月31日,在位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工坊体验馆,19岁的巴基斯坦青年穆杉和本报记者分享了他在天津的求学故事。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由天津市原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鲁班工坊,目前已成为上合组织国家在教育领域通力合作的重要桥梁。自2016年中国在境外建设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至今,中国已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6个鲁班工坊,累计实施海外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
2018年7月,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合作共建的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正式揭牌。工坊采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持续为“中巴经济走廊”输送本土化人才。许多像穆杉一样的巴基斯坦青年有了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技术、提升技能水平的机会。
鲁班工坊的成功实践,反映了上合组织国家间广阔的合作空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达2.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
位于新疆霍尔果斯的新疆涂多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相关行业提供工业品和原材料线上交易以及数字技术服务的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与300余家哈萨克斯坦的修理厂和汽配商建立合作,出口产品主要来自新疆、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汽车零配件厂商。
数字技术合作是上合组织近些年迅速发展的一个合作方向。今年7月,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
日益拓展的合作领域也给上合组织国家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如今,广阔的亚欧大地上奔驰着中欧班列,来自中国的蔬菜只需一夜时间便可出现在哈萨克斯坦民众的餐桌上,中亚的牛羊肉、皮革、干果等产品也出口到中国各地。
(本报天津8月31日电)
诚信双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